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:“堅持創新發展。”礦山在開采技術領域,面臨著深部采礦、薄礦體采礦的難題。在選冶技術領域,面臨難選冶資源綜合回收率如何進一步提高。在產業結構方面,存在如何通過科技創新延長產業鏈等問題。“十三五”期間要把創新擺在院(公司)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,通過模式創新、制度創新、科技創新、管理創新和文化創新,優化管理體制,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。緊緊圍繞重點成礦帶進行成礦理論研究,提高找礦效率。深入研究深部采礦、資源節約、綜合利用、智能制造等關鍵技術領域,實施重點突破并加快科技成果轉化。
圍繞院(公司)發展的重點和難點,積極爭取省、州科技部門的創新平臺、建設資金和優惠政策,逐步完善青海省金礦資源開發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服務功能,將中心建成集采礦工藝研究、工藝礦物學研究、選冶試驗研究(小試和中試)、分析測試及成果轉化等礦業開發功能齊全的綜合研發中心,進一步集群國內外的行家里手,爭取選冶試驗和巖礦測試省級資質、乙級資質及高新技術企業。以青海省金礦資源開發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為創新平臺,繼續加強與科研機構、高等院校及知名專家的合作,完善以企業為主體、市場為導向、產學研相結合的黃金礦山創新體系,提升創新體系的建設水平。
繼續完善和優化已有的創新獎勵制度,成立以技術委員會、人力資源部、黨群辦為主要成員的創新礦山建設領導小組,持續加強科技創新和技術革新體系,激發全體員工創新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潛能,不斷完善和優化地質、采礦、選礦、尾礦綜合利用、設備維修、生產管理、銷售等各環節的企業標準制修訂工作,推進規范化管理,標準化建設,淘汰落后工藝、技術、設備和理念。使創新成為全體員工工作中的一項自覺行為,保證每年院(公司)自主創新項目達到30項以上。繼續完善產品銷售中的套期保值其他金融業務的應用,使其發揮更好的作用。調研和引進網絡辦公,如微信平臺、OA辦公系統,“十三五”末實現網絡無紙化辦公,高效、快捷并降低管理成本。